新闻资讯

出国留学哪个国家值得推荐?



AdmitWrite研究生留学
自封的留学话题优秀回答者?




导师信息 AdmitWrite留学


背景:
陕西科技大学 会计学 平均成绩80
莫纳什大学 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平均成绩D
悉尼大学 Master of Commerce
IELTS: 去澳洲之前总共考过四次,其中前两次5.5分,后两次6分(包含在美国的一次),于是入读了莫纳什十周语言班。后来2019年12月悉尼大学毕业后在悉尼考了最后一次血洗前耻到了7分。
【不要错过学校举办的任何你会感兴趣的分享,因为你永远猜不到未知会带给你什么惊喜和人生的改变】
关于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萌生出国留学念头的,可能要从大一学校办的一场出国分享会开始讲起吧。
印象里在我整个高中生涯,凡是周围极个别选择出国留学的同学,要么就是家里非常有钱,要么就是英语成绩很好,似乎2014年以前我从来没有思考过我竟然也走上了这条出国留学的道路。
现在站在十年后的这个时间点回首那时,虽已经记不清具体是几月,分享的是什么内容,但当下带给我的思考和感受却深深埋藏在心中。
坐在大教室座位上,看着讲台上的老师分享的一页页关于国外大学学习生活的种种场景,就暗暗下了决心,自己也要去外面的世界好好看看。
很庆幸自己在那个阶段抓住了参加这种分享会的机会,也想在这里给看到这篇分享的学弟学妹们说,即使你现在可能还处于中位或是中低位,但千万别错过任何你觉得或许你会较为感兴趣的分享,因为还没有太多人生社会经历的你们根本不知道你会因为哪个人哪件事哪句话就改变你未来的人生方向,并且这种改变一定是积极的,因为你还拥有大把的青春大量的时间可以为之奋斗努力体验试错成长!
【考雅思的过程漫长艰辛,耗时耗力,要学会接受努力过后失败的常态,享受过程里遇见的风景】
OK那既然我萌生了出国的念头,接下来就要开始思考我应该如何为之而付出实践呢?于是大一的寒假我报了托福学习班(因为当时还并不明确自己出国的选择方向),回想那时可能其他同学都在欢度寒假,我每天都要去上托福课。
一开始选择托福的理由其实很简单:想去美国。
虽然后来我一次都没去考,但这为我之后四六级考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即一次性轻松通过)。
托福的初尝试自此正式打开了我留学生涯的大门。
于是我开始从不同渠道了解托福雅思的区别,如果去英联邦国家那就考取雅思,如果去美国就需要考托福和GRE或是Gmat,以及托福会更看重听力,雅思就相对对听力的要求就没有那么高等。
综合了以上很多因素之后,我决定大二的寒假正式报名雅思班,开始了第一次雅思考试的试水。
不出意外,第一次雅思考试败得很惨,因为没有英语语言环境,口语能力实在差的可怜,差到甚至当时口语考试官问的问题我都无法第一次就听懂,还需要用背好的固定句式反问回去: Can you please repeat this question?但无妨,反正是第一次试水,当时心态还算稳,还可以重拾信心,继续备考。
接下来,为了我的第二次考试,我就开始指定详细的复习备考计划。
首先当时大家都在用的手机APP百词斩真的帮了大忙,每天花固定时间打开APP刷词汇量,反复记忆;其次积累优秀的写作范文,高级表达,高级句式,尽可能让所学举一反三用在作文当中并且使得上下文通顺;然后就是参加学校英语角学习社团,让自己张开嘴,勇于表达。
记得大二暑假刚好有一个加拿大学生暑期来我校交流的项目,我就去报名面试,当然在这之前的所有英语学习都帮了我的忙,不然纯英语面试我肯定无法完成(好吧我承认那时对自己的英语能力实在不那么自信)。
那可能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交到外国朋友吧,我们一起同吃同住学校宿舍,一起做游戏,一起参观领略西安各大景点。
可惜的是后来我们都失去了彼此的联系方式,因为2015年的暑假我还尚未开通Facebook以及无法使用VPN。
虽然只是在校内,但这无形中为我后来出国真正使用英语在日常生活里去交流奠定了基础。

和三位加拿大室友合影


和加拿大学生一起去爬翠华山(2015.7)

第二次考雅思是在大三,单项小分是有进步,可总分依旧不理想,出分后或多或少还是有点打击自信心的,同时也让我清晰认识到提高英语的过程并不能靠捷径,虽然有些应试方法的确起点作用,但最终实打实的实力才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同时大三暑假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美暑期语言学习项目,并且在语言学习结束后报名了费城当地的雅思考试,心想到那时我的成绩总该可以达到理想水平吧。
说实话去美国交流的两个月让我受益匪浅,这种提高不仅仅在于语言学习的方面,更多在于日常生活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沟通,对各个职业的尊重,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以及对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等等。
本是冲着考取雅思6.5分去的美国,虽然结果依然不理想,但那段宝贵经历是我最为珍藏的。
当然,拿到成绩的那一刻说实话我内心很崩溃,感觉这条出国考试之路似乎用了这么长时间付出了这么多努力依然没有得到我所期待的结果,心情确实down了很久都无法打起精神。(多年后的现在,回忆起那时的心理状态,想跟那时候的自己说,努力后却不成功的状态太正常了,去享受这个过程,去接受努力过后可能会失败这个常态,结果固然重要,但沿路所有经历的风景,是只有我们每个人独有的无价财富。)

宾夕法尼亚大学语言班结课大合影(2016.8)

拿到莫纳什conditional offer之后我考了最后一次雅思,然后申请了正式入学前先上十周的语言班,走曲线救国路线。但实际对于我个人而言真正的曲线救国还未正式开始。

Monash语言班结课大合影(2018.2)

【曲线救国,成功路上永不停止努力追逐的步伐,找到明确目标,制定计划朝着既定方向只管前进就好】
我们先暂时说回留学国家的选择上面。我人生中第一次出国正如上文提到的,是去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语言交流项目,那次就读体验非常好,但是不是我就因此而选择硕士去美国读呢?
答案显而易见了。
众所周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是世界顶级商学院,中国留学生要想申请除了本科学校数一数二外,自身条件也必须非常优秀才行。
对比我自身的个人条件,双非一本,雅思又失败这么多次,想逆袭实在天方夜谭。
于是我的目光转向英联邦国家,英国的话只需要一年就可以拿到硕士学位,但我个人觉得既然出都出了,一年时间对于外面世界的探索实在太短,好像还没开始体验就结束了,于是最后我就落脚到了澳大利亚。
决定前其实有一点我们需要想清楚的是你要问你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你出国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要稀里糊涂觉得父母让你出,或者周围同学都出国,或者因为国内考研竞争压力太大才出国拿个文凭。
这个问题我在出国前同样问了自己,我给到自己的答案是为了体验国外生活,同时精进学业。
对于澳洲的印象普遍就是自然环境非常适宜,我本身喜欢旅行,和去接触大自然美好的一切,所以这一点的选择上来讲英国没有那么适合我,因为据我所知英国雨水天气十分频繁,而我喜欢有阳光沐浴下的天气。
这个目的因人而异,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一定根据自己真正所需去做决定,各种原因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真的认清了内心真实的需求,从而活得自在从容,不拧巴,健康且幸福。
好了国家定了之后我们来看学校,澳洲的TOP3是澳国立,墨尔本大学和悉尼大学。
同时对比了下相对应的专业后一开始肯定是往悉尼大学这个目标去申请的,因为本科学习会计专业的原因,悉大商科相对会更适合,墨大则是理工科更适合些,再对比城市的选择,因为我是冲着体验国外生活这一点同步精进学业,所以即使澳国立是TOP1,但堪培拉似乎相对悉尼墨尔本就少了些吸引我的兴趣点。
但一开始并没有成功拿到悉大的offer,原因还是出在双非一本的均分要求会更高,我想尽一切办法但还是无法达到要求且雅思要求七分,更加剧了申请成功的难度。
因此后来最终就读位于墨尔本的莫纳什大学。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2018年初我刚入学第一学期没多久。
刚开学没几个星期,和一个已经毕业的学长聊天才知道,原来澳洲的大学是支持转学这一说法的,就是说我们不是入读一所学校后就只能在这所学校毕业,而是可以通过考取较高的分数后以转学分的方式转学到另一所大学,最终拿到另一所大学的毕业证学位证的。
那一次聊天似乎是一把钥匙,转动了我最后转学成功悉尼大学的大门。
有了这个方向目标后,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所有的努力都是提高绩点,提高分数,努力听课,按时保质完成assignment,以及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尽可能让我的生活充实丰富起来。
结果就是我没有雅思成绩,仅仅拿着硕士第一年较为满意的成绩单,手持悉尼大学学生证,于2019年2月正式踏入了悉尼大学的校门。

【尾声】
人生很长,留学生涯只占比3%,你可以将其视为前半段人生的转折,亦可视为整个人生的开始。
接受高等教育固然重要,但毕业后走入社会,去跟各种人打交道,求生存之道更为重要。
愿大家留学申请的过程顺利,求学之路开心有收获有成长。
有任何疑问欢迎前来咨询,我将知无不言,站在大家的角度尽可能多地帮助到大家!

Joelyqww
写于2023年4月5日星期三清明节

最低的,去德国读公立,工科为主,或者去日本拿到奖学金、助学金,基本可以cover全部费用。

最高的,其实主流发达国家里“英美澳加”差距不算太大,都算比较高的,尤其是美国顶级名校和伦敦地区的G5。美国顶尖名校最高可能一年就得100~120w。

大坑是网上查或者电话找中介问,大概率都是n年前的过时数据(为什么给你们偏低数据?为了让更多条件不太够的人硬着头皮上,他们才有生意可做啊!当然了,为数不少的从业者自己都不知道数据应该是多少,自己也是某度上自己扒几下就来给客户说教了。)

真实数据在过去几年里都在持续“通胀”,现在还在继续涨,基本来说(截止22年底我们观察到的数据):

美国最高,一年费用低至30~40(学校100名开外,所在城市较偏或消费水平较低),平均45~65一年,区间上限主要集中在大都会城市,NYC,LA这种,最高的可以高达100(顶级名校)

英国其次,伦敦地区55~65一年,其他地区最低40,最高50,主要区间按45~50算

加拿大也不低,多伦多最高,平均需要接近60,区间55~65,其他地区40~50

澳洲分悉尼和其他,悉尼地区按60算较稳,其他地区至少要40,平均45,区间40~50

新加坡和香港差不多30~35每年


可以看这个视频:

文字解读:

A. 什么是性价比?性价比高就是最好的吗?

先明确一下“性价比”这个词的定义——指的就是在你明确可选项有哪些的时候,选出这些里面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性价比。

然而,你们想过吗,性价比高代表最适合吗?

当然不一定,这跟咱们的目标是高度挂钩的:

比如你的目标是3年后尽可能地获得高收入,那么你现在花100万留学有机会叁年后获得年薪100万的水准,和你现在花30万有机会叁年后获得40万的年收入水准,是不是“性/价”比例上,投资回报率是后者更高?但根据你的目标,其实应该是前者更匹配呢?

所以,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严谨一些,我们可以补充一个前提,就是留学预算上有支持得起100万。


但是,又来了,什么叫支持得起?

很多人的概念又是定式思维,即——

我手里有多少钱,就代表我支付得起这个预算,是这样吗?


我指导过很多学生,在规划阶段就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不小比例的学生其实是明确他们的目标后通过杠杆(比如举债借款),抵押了家里的房子,质押了保单和存单,向亲戚朋友(甚至我也把钱借给过几个真的很优秀的学生)借钱留学的,留学花了差不多近百万,2年后回国第一年起薪近200万人民币。


再来,还没完!你质疑留学的回报吗?

那就对了,质疑是对的,即便你去了哈佛,

一样有80%的人毕业后没法获得那么高的投资回报率,至于塬因?

二八法则是表面,深层次的问题涉及的点太多,具体可以参考(强烈推荐):

陈思炜:【精】美国顶尖名校“不为人知”的真正录取标准!(全文6875字,宜深度阅读)

先给结论,如下图,没啥可以多所的,美国第一(但并不适合所有人)

下文仅分析美国VS英国,以抛砖引玉,让更多人理解所谓教育质量该从哪些维度综合考量。

题主是英国本科生,在美帝交换1年。碰到很多同来交换的同学,几乎各个想要申请美帝的研究生,但少之又少的人说要考虑申请英国,然后周围的圈子给我的感觉就是,去美国留学的觉得去英国留学的水。。。为什么呀,因为我发现本科生美帝的师资不如英国,题主在的uc某校,大三的课基本是post doc或是新毕业的老师。但是伦敦的学校里面,老师基本是年纪挺大的Prof.。然后有人说英国硕士1年水的,又贵。美帝也有不少牛校的硕士是1年的呀,价格也死贵啊?不懂真不懂。

陈思炜老师解答:

看了几楼各家评论,我想先做2点补充,再通过6个“争议点”展开来做一些分析。


本文共7126字,由于内容点较多,为便于读者理解,特整理大纲供预览:

我要补充的2点:

1. 我们在比较的是“平均水平”或者说“群体概念”

a. 提供图1-1:学生整体质量对比示意图:学校A VS 学校B b. 提供图1-2:学生整体质量对比示意图:学校A VS 学校B

2. 我们在比较时需要参考“不同时期”这个变量因素

我要展开的针对6个“争议点”的分析:

1. 英国留学的学制短所以培养的学生质量差?

2. 英国的世界名校数量比美国少很多所以整体教学水准低?

a. 提供图2:我整理的各世界大学排名的评量标准和各指标的比重 b. 提供图3-1,3-2,3-3:是我整理的2019两份最有代表性的世界大学排名榜单 c. 提供图4:职场上以金融机构为代表的用人单位筛选求职者普遍参考的重要标准 d. 提供图5-1,5-2,5-3,5-4:是各国和各国大学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获得数量

3. 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英国学校整体的门槛比美国学校要低,所以生源差?

4. 英国过于看重申请者的成绩,流失不少优秀学生,美国则不同,故此消彼长?

5. 毕业后留英比留美难,投资回报难,即便如此还去英国说明水平不行?

6. 人才是国家实力的基础,教育实力是人才培养的前提,所以美国强于英国。

a. 提供图6-1:2018 各国以货币为单位计价的GDP排名(单位:10亿美元) b. 提供图6-2:2017 世界主要国家国民财富排行榜(单位:亿美元)

我所理解的楼主所问的问题是在对比两个国家中国留学生的平均水平孰高孰低,而不是一刀切地在问“为什么(任何一个)美国留学生都比(任何一个)英国留学生要牛。”有的知友或许也是这么理解的,但根据我的观察,很多并不是。所以,我们在比较的是“平均水平”或者说“群体概念”,指的是说,举例:学校A的留学生整体上比学校B的更优秀,但是单独1对1比较学生个体,找出学校B里的比学校A的优秀的肯定是有一定比例的。我画了2张图,大家自行感受理解一下,以后就别着急去说“谁说学校A的学生比学校B的好?我身边学校B的学生在XX公司做什么,而学校A的几个都是怎么怎么样了”

图1-1:学生整体质量对比示意图:学校A VS 学校B
图1-2:学生整体质量对比示意图:学校A VS 学校B

如果有人还要问:

怎么好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有“混得这么差的”?(如上图红圈所示

如果有人问你,你就反问ta——

a.横轴左侧红圈的面积a1绿圈的面积b1相比,哪个大哪个小?

b.横轴右侧红圈的面积b1绿圈的面积a1相比,哪个大哪个小?

再看平均值和中位数呢?好学校和差学校的学生比谁高谁低?

没有大数据,也该懂点统计学吧?


针对很多楼里提到的“我身边的XXX就是XXX毕业的,一样不比XXX差”:在不同的年份去海外留学的学生整体质量是有差异的,随出国留学人数逐年增长,留学生的平均质量是在下降的,教育产业化商业化、国内中产阶级崛起后支付能力提升带来了这些增长。所以今后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时,请看一下这位海归是哪年出的国,你对比的另一个海归呢?然后再下结论不迟。




言归正传:

美国留学生VS英国留学生?结合楼主的问题描述,我们把问题分解开成为

1. 美国本科留学生VS英国本科留学生

2. 美国硕士留学生VS英国硕士留学生

3. 美国博士留学生VS英国博士留学生

这里我主要就接触相对较多、受众也相对更广的1和2(本科、硕士)的比较做一些分析,博士范畴的平均水平比较建议可以参照各类学术数据,这里不做展开。

传统观点认为:

因为本科教育阶段,英国除苏格兰地区的学制为四年学制以外,其他地区本科都是三年学制,硕士教育阶段,英国是一年学制;而美国方面,正常的本科阶段(不讨论那些两年制的拿准学士学位的本科教育)是四年学制,硕士阶段大部分是2年学制。所以学习时间短代表学到的知识相对就少,所以教育质量英国比美国高。

个人认为:

这个观点句里的“相对”这样的概念倒是比较合理的,但是这个“合理”的前提至少需要是两国的教育质量非常接近,当然了,后边我会列举一些数据,表达我理解中的美国教育质量整体上(平均实力上)强于英国。

这里要注意的是我在最前面提到的“对比科学性”和“避免一刀切”,在这个传统观点里所提的美国硕士阶段大部分2年制这个情况目前已经在不断发生变化,首先美国目前商学院所开设的商科硕士95%以上都缩短成了“压缩的”1年制(压缩学制后要修完对应硕士项目所需的学分数和原本2年制是相同的),其次大部分英国的大学(特别是G5之外的大部分)硕士阶段1年制项目实质上真正的在校时间差不多只有9个月左右(比如今年9月开学,明年4月可以不呆在学校了),其余时间可以不待在学校,这些时间给学生用来写dissertation(毕业论文),而美国大部分学校1年制是7-8月开学(有的5-6月就开始了,有些国内的本科生还没拿到学位,美国的一些硕士已经开始上课了),到第二年暑期8月上完课拿学位,前后差不多12个月。

但是,我说的一直是“大部分”,所以自然也有英国比美国学制长的情况,比如美国一些常春藤名校的个别硕士项目也有9个月就能毕业的(比如耶鲁和康奈尔),而英国牛剑和帝国理工的大部分硕士项目是整整12个月的。


传统观点认为:

从各类世界大学排名来看,美国大学所占的比重更大,也就是学校数量远超英国,2019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里前100大学美国要占50+,英国占10所,前50大学里美国占35所,英国占5所,2019 QS全球大学排名里前100美国占33所,英国占18所,前50美国占19所,英国占8所。所以认为美国大学的教育质量比英国的高。

也有知友提出,英国大学历史悠久,拥有的诺贝尔奖得主也非常多,剑桥大学出过过去牛顿这样的大咖,20世纪还有霍金这样的现代最伟大物理学家之一。


个人认为:

学术能力确实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参考指标,所以不论世界大学的排名有多少种,其中学术的比例均是占到大部分的。

顺便提一句,诸如奖项类的绝对数量比较方面,建议感兴趣的朋友参考一下这些累计数字各国分别是在哪些时间段获得的?集中度如何?毕竟,我们在讨论的问题是针对“现在”,至少是当代,对吧。

这边我提供一些参考给大家,大家自行参考并做一些思考,多比较多批判思考,我在部分图中做了一些标记,各位也可以做一些属于自己的。

下图2:我整理的各世界大学排名的评量标准和各指标的比重 下图3-1,3-2,3-3:是我整理的2019两份最有代表性的世界大学排名榜单 下图4:职场上以金融机构为代表的用人单位筛选求职者普遍参考的重要标准 下图5-1,5-2,5-3,5-4:是各国和各国大学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获得数量
图1-1:各世界大学排名的评量标准和各指标的比重
图2-1:2019QS世界大学排名榜单
图2-2:2019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TOP1-30
图2-3:2019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TOP33-53
图3:某金融机构各部门对应届生教育背景的要求
图4-1: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
图4-2:2018全球各国诺奖累计得主人数 & 2017全球各国诺奖累计得主及每千万人口比例
图4-3:全球累计获得诺贝尔奖的教职工及校友总数前20大学排名
图4-4:全球各国累计菲尔兹奖获得者人数


传统观点:

在本科阶段,美国TOP20的大学在每年录取的中国学生人数约200+,英国TOP2的每年录取中国学生人数在差不多250+?在硕士阶段,英国有不少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都不需要提交GMAT/GRE成绩,而美国排名靠前名校几乎都需要GMAT/GRE等成绩,门槛高低决定整体素质。

个人认为:

单纯以录取中国学生的绝对人数高低并不能得出两者之间整体孰优孰劣的结论。之前我写过的这篇可以参考:【JHU-MSF】从10个中国学生到400+,发生了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不禁要问的是:学生多?那么老师人数呢?师生比显然也是一个比较有参考意义的数据,曾经的一份2016年的数据显示,THE(TIMES HIGHER EDUCATION)发布师生比例最佳的世界大学排名Top 100 (Top 100 universities with the best student-to-staff ratio) 中主要是美国的大学,紧随其后的是日本的学校机构,英国没有任何一所大学上榜!而此列表可是包括了北美,欧洲,亚洲和中东地区23个国家的教育机构。尽管如此,师生比、录取人数、门槛都只是众多参考因素中的三类,并不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传统观点认为:

本科阶段,以成绩论英雄那一套不知把多少牛人硬推向了美国?也不知吸纳了多少高分低能的(理论远胜过应用和创新)选手?中国学生考A-LEVEL只要选对了科目,大多拿个好分数难度不是太高,且拿到好分数情况下(平均分等其他条件也足够)不提牛剑能不能进,至少帝国理工、UCL基本是可以进的,相比之下申请美国,SAT、SAT2等即便拿了高分又能保证什么呢?研究生硕士阶段,英国持续按照以分数论英雄的理念,对各个申请者的毕业院校背景、平均分要求进行各类划分,不论申请者在其他方面如何优秀,但凡平均分没能达到学校要求一律不考虑(确切来说是几乎不可能考虑),有些学生在双非本科学校拿了90多的平均分,最后还是竞争不过平均分80的985学生。

个人认为:

以分数是否达标作为学生录取的必要条件之一确实会挡住不少优秀的申请者,上述传统观点里提到的情况我举些例子,硕士阶段,我们曾帮助的二本背景、各项成绩都一般、没有全职工作经验被哈佛大学MBA录取的案例,以及GPA2.16被美国前30水准的大学录取且拿到了1/4奖学金,以及数以近40例二本三本背景的学生被美国前10前3大学录取的案例,其中有不少不单是双非背景且GPA/GMAT/GRE等成绩上也有短板(比如最近的2018年6月来自双非本科院校的C同学以640GMAT,3.1GPA,7分雅思拿到了美国TOP3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传统观点认为:

英国从2012年开始取消了PSW工作签证的发放,所以英国留学生非常难留下,出国留学花的是美元和英镑,但如果毕业后没机会赚美元和英镑,那么“投资”收回“回报”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

个人认为:

首先,投资回报这个概念倒也不应该只看“短期内是不是能以最少的时间来收回投资”,我们应当抱着“对学生的未来长期职业发展做投资的心态”,如果学生在留学后找到了自己的热衷热爱领域,那么即便毕业伊始薪资等收入不如家长们和世俗预期,也不必给太大的压力和下结论,在每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过程中“均值回归”的理论是普遍适用的,这边不做展开,感兴趣可以之后了解一下这个概念。


其次,其实更有甚者,是把“投资回报率”和“性价比”概念混淆的,以“性价比”的理念来考虑留学方向的选择,具体来说:性价比其实指的就是在你明确可选项有哪些的时候,选出这些里面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性价比。然而,你们想过吗,性价比高代表最适合吗?当然不一定,这跟咱们的目标是高度挂钩的:


比如你的目标是3年后尽可能地获得高收入,那么你现在花100万留学有机会叁年后获得年薪100万的水准,和你现在花30万有机会叁年后获得40万的年收入水准,是不是“性/价”比例上,投资回报率是后者更高?但根据你的目标,其实应该是前者更匹配呢?


所以,虽然对留学生来说毕业后留下来在英国确实困难,但并不能一刀切地仅因为这个因素就下“都这样了,还去英国?看来是门槛够不到美国的没办法。”这样的结论。我举个例子,如果对于打算留学后要马上回国发展的学生,家庭条件一般,申请背景极佳,剑桥和哈佛同时录取,留学费用预计相差小几十万人民币,你觉得他是不是“至少”也有可能会选剑桥?(因为我不想说他一定会选剑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主要原因是什么?其实就是差不多优秀的申请者在选择去哪个国家留学的时候会考虑很多学校教育质量以外的因素,诸如治安、生活成本、学费、文化偏好、当地是否有亲人、移民和留下就业政策、家人影响等。


其三,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优秀留学生其实都选择了毕业后就回国发展。而在过去的20年间,美国作为吸引中国留学生留美甚至入籍的强势方身份也在不断加速变得尴尬,所以原本赴美留学相比赴英留学在留学生毕业就业上的“优势”也在逐渐缩小。


这里提到的美国的一些情况我做简要延伸,并提供参考资料供之后再了解:

2000年以前,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绝大部分希望留在美国,事实上大部分留学生留在了美国,其中STEM类(Science, Tech, Engineering, Math类学科方向)比例最高。(当时赴美留学门槛高,大部分留美学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2008-2017,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中最精英的部分(约占总人数的5%-10%)选择毕业后留在美国发展的越来越少,且呈加速下降趋势。 * 在以上事实下,以2008-2017年和2017至今(以2017年年中为分水岭)美国做了2件事情: 1. 2008-2017为吸引优秀的国际学生(中国学生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留美,美国不断加速、加幅放宽STEM类专业学生在美国毕业后的OPT期限,从最初的12个月,延长17个月至29个月,后又再次延迟7个月,总计长达36个月。 *OPT是美国授予国际留学生在结束学生身份后给予的短期留美工作的一种临时工作签证,如果留学生能得到雇主的担保,则可以在一年内申请抽取H1B长期工作签证,但此签证以“摇号抽签”形式进行,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增加OPT至三年,则每个申请者理论上拥有了3次抽签机会,大大降低了因为“运气不佳”造成的人才流失。 2. 2017年年中期,美国开始一连串组合拳“限制中国为代表的留学生”,包括: 在2017年12月,Trump就发布了《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来限制“高精尖科学类学科方向”的海外留学生进入; Trump在同年4月签署过一份“抵制海外产品、雇佣本国公民”的行政命令,其中强调要通过更“苛刻“的流程手段来审核H1B visa的申请者; 2018年5月,美还通过了一项引发极大争议反响的法案,因为其中授权了相关部门停止向中俄朝伊人才计划学者的发放奖学金的条款; 2018年10月,又有消息称美国多方正在向Trump和其他官员做工作,意在推动“禁止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这项提议。

以上现象体现美国强势方、转为从绞尽脑汁“挖”人才,再到意识到徒劳无功“留不住”人才,继续演变到心灰意冷开始“反击”的过程。


传统观点认为:

由国力倒推人才,再有人才倒推教育,国家强则教育强。

个人认为:我先提供两幅图中的数据供大家参考。
图6-1:2018 各国以货币为单位计价的GDP排名(单位:10亿美元)
图6-2:2017 世界主要国家国民财富排行榜(单位:亿美元)

我相信以上两幅图就是传统观点里提到的“倒推逻辑”的根源——国家实力的两类代表性较强的数据。乍一看这样的数据,是不是不少人要对传统观点的判断表示认同了呢?且慢,我们再回顾一下:


1. 我们讨论的似乎不是两个国家的教育质量之高下吧?我们讨论的是两国的中国留学生的平均水平对吗?所以怎么能够根据上2图就得出结论呢?


2.之前的5点里面我其实已经有举过一些例子了,告诉了大家在我看来,优秀的学生不论去哈佛还是剑桥最终还都会是优秀的学生,但学生在选择去什么美国还是英国的时候,参考因素是五花八门的,有时候,应该说有很多时候他们参考的并不是和教育质量相关的因素,也有很多时候,家长、家庭、家族对学生的选择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综合以上2个补充点和6个争议点的展开:

各位还觉得“英美两国哪国的留学生更牛”这个问题可以得出答案吗?


有时候,看看美国人办的US NEWS和英国人办的QS排名,开心就好,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爱做的事,做最好的自己,就挺好。


陈思炜系列讲座1:美国顶尖名校“不为人知”的真正录取标准!

陈思炜系列讲座2:什么样的课外活动背景才对申请名校硕士最有帮助?

陈思炜系列讲座3:读研怎么选?国内考研 VS 留学申请

陈思炜系列讲座4:美国硕士申请文书核心要点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

陈思炜系列讲座5:如何写好(留学申请)推荐信?

陈思炜系列讲座6:如何组合选校选项目才能最大化申请名校成功率?

陈思炜系列讲座7:美国硕士申请11大误区—每个坑都是深坑!高能预警!

陈思炜系列讲座9:为进名校,人人都在“作弊”—揭秘影响招生录取的“场外因素X”

压轴之选中介干货:要出国留学,不要找留学中介


本回答作者:陈思炜

  • 知乎头部大V(职业规划领域全国头部KOL),全网百万粉丝教育IP
  • 国际教育与生涯教育全国资深专家,从业15年&创业11年,全国5家教育公司董事及战略顾问
  •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最年轻入会会员)、民进上海市教委直属系统委员会会员
  •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商学院〖杰出校友〗(2015年被授予),经济学学士、金融学硕士
  • 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特聘职业生涯教育导师〗及〖客座教授〗(均于2016年起)
  • 三本畅销书作者《方向的力量》(2014年出版22.4万字)《方向的力量 修订版》(2018年出版32.8万字)《知己知彼—职业定位、规划与发展》(2021年9月出版23万字)
  • 曾全职供职迪拜世界资本(主权基金PE)/全球九大投行瑞银(UBS投行)/平安银行总行副行长助理
留学规划与申请指导背景:
  • 从业15年创业11年来始终专注美英港澳为主方向的研究生申请,770+成功案例(职业生涯无失败案例)其中全程亲自跟进负责的占250+,全程+文书的占110+。
  • 所带学生平均每位获7所大学录取,近90%的学生被美国综排前20名校录取、近80%的学生被US NEWS美国综排前10的名校录取,其中40%以上获2所或以上Top10录取
  • 截止至2023Fall申请季,已累计助100多位本科背景或其他条件有严重短板的学生获美国综排Top10大学录取,其中的22位同时被美国综排Top5大学/英国Top2大学录取,offer包括MIT、耶鲁、哈佛、哥大、芝大、宾大、霍普金斯、杜克、牛津、剑桥、伦敦政经、帝国理工等(含二本进哈佛2例/耶鲁6例)

作为各大平台机构都一致好评的德国,有着自己独特文化魅力的同时,还提供最优质廉价的教育。同时毕业后的选择也是非常多样。相比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传统留学国家,德国因为一系列利好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

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权威发布:德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成为第四大留学目的地!

德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大家从图中也能很明显看得出来,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德国国际学生总数没有下降,无论是在第一年还是第二年。恰恰相反,实际上在这两年都略有上升。

大部分德国留学生都选择就读工程 (Engeering), 占比超过50%,另外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选择学习社会科学,经济,和法律专业相关的科目 (Law, economic and social science),占比24.5%。

大部分留学生在德国是就读硕士和博士专业课程,占比分别为21.3%和25.4%。


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权威发布:德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成为第四大留学目的地!

花卷留德工作室:德国留学 | 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权威发布:德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成为第四大留学目的地!

很多的国家都是可以的,还是得看你的具体的资金花销和你的相关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学历,资质和相关的这种背景和条件。

具体国家实际上有很多都可以推荐,如果要是从专业的能力上和专业资质上很多的一些优美的优秀的院校也是可以,但是你得看你是否能合适或者性价比你能接受。

其他欧洲或者日,韩,还有其他的一些东南亚地区包括其他的一些小地区都是可以的,因为这些地方花销上可能是比较的低一点。

适合去哪个国家留学可以根据预算、专业、授课语言来选择。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意大利留学的情况,意大利公立学校的本科是3年制,研究生是2年制,免学费,同时学历也受中国教育部认可。

公立学校分为综合大学、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综合大学除了意授课程,也提供一些英授课程,美院和音乐学院目前只有意授课程。

意大利留学的费用不算很高,米兰、罗马这样的一线城市,大概12-15万元/年,博洛尼亚、佛罗伦萨、都灵、帕多瓦等二线城市,大概8-10万元/年。

除了公立学校,意大利也有一些私立学校,私立的话目前只有部分学校的部分课程学历受认可,另外私立是有学费的,每年十多万到二十多万的样子。

意大利留学途径和基本要求如下:

意世界教育-意大利留学:科普第一弹 | 意大利留学的官方途径与申请要求

意世界教育-意大利留学:科普第二弹 | 意大利留学费用 | 去意大利留学要花多少钱?

意世界教育-意大利留学:意大利留学生活费是多少?一张图带你了解意大利城市物价!

意世界教育-意大利留学:科普第三弹 | 意大利留学也有英语授课

意世界教育-意大利留学:意大利综合大学英语授课本科专业汇总!不想学意大利语的赶紧收藏!


意世界教育-意大利留学:欧洲留学 | 2023意大利公立综合大学名单汇总

意世界教育-意大利留学:艺术留学 | 2023意大利公立美术学院名单汇总

意世界教育-意大利留学:音乐留学 | 2023意大利公立音乐学院名单汇总

意世界教育-意大利留学: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新指标下意大利大学的排名整体提升!

上一篇: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下一篇:2021年中国房地产总结与展望 | 政策篇

Copyright © 2012-2018 万泰娱乐-万泰五谷销售中心 非商用版本   琼ICP备xxxxxxxx号

平台注册入口